目前分類:Arts Marketing 藝術行銷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談到藝術電商平台,一定要聊聊 Kickstarter,畢竟這平台的初衷就是為了幫獨立電影人、音樂家等缺乏資金的藝術家成立的。Skate’s 在  2015 年的報告中,就把 Kickstarter 視為最重要的藝術電商之一。

 

kickstarter00.jpg

 

Kickstarter 是在  2009 年  4月上線,網站定位非常明確:創意專案的募資平台(Funding platform for creative projects),媒合好創意和資金。與傳統畫廊、經紀人模式不同,藝術家直接與買家溝通,清楚買方與資金的來源,是一個具有效率的注資方式。

截至  2016 年  月  13 日,在 Kickstarter 上,單是「Art」分類下,就有  萬多件募資案,募資成功率是 40.64%,是僅次於舞蹈、劇場、漫畫和音樂之後第五高的成功集資率,成功募資金額約 5,900 萬美元。

這股力量會逐漸顯現,進而擴大影響到整個藝術市場。因為  Kickstarter 線上贊助者就有  1100 萬多人,多次贊助者就有  360 萬人,推估應有  300 萬人曾經贊助過藝術類(Art)專案,與傳統藝廊等客群相比,這群人贊助專案會偏向單純發自內心的喜愛,比較不是因為專案考量、投資性質、虛榮心等。

表中顯示 Kickstarter 從開站到  2016 年  月  13 日,各分類募資專案總數、金額以及募資成功比率。

 

kickstarter.jpg

Source: Kickstarter

 

那身為藝術家的你該如何做呢?Kickstarter 歡迎各種領域的創意,就是上表中列出的領域,音樂、電影、藝術、設計、劇場、漫畫、舞蹈等,遊戲規則也很簡單,不要以慈善名義發起專案,但 Kickstarter 歡迎非營利組織在上面發起創意專案。

但對台灣使用者比較麻煩的是:針對專案發起人的身分,Kickstarter 目前仍有限制,目前開放的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洲、紐西蘭、荷蘭、瑞典、丹麥、挪威、西班牙,以及  2015 年開放的德國、法國、奧地利、盧森堡、義大利、瑞士、比利時等後,Kickstarter 在最近透露,他們即將開放新加坡、香港居民提案,成為亞洲地區最先開跑的兩個城市!

在此之前,若上述這些國家外的群眾要提案,必須先取得美國或歐洲的身分證明或公司註冊與銀行帳號,才能通過 Kickstarter 的提案審核。因此,有些團隊轉向限制較低的 Indiegogo

Indiegogo Kickstarter 同樣是全球性的群募平台,專案的差別:Crowdfunding Formula 這樣解釋 ,大致上,Kickstarter 有較多的音樂、藝術、影像、酷奇、自造類專案,而 Indiegogo 上則有較多的中小企業、公益型、具爭議性質的提案。

如果你想在 Kickstarter 上發起專案,但不知該如何做,歡迎留言給我,一起來討論。

 

推薦連結

Kickstarter 的一些統計數字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文章我們討論一些熱門的藝術品線上銷售平台,但除了這類平台以外,藝術家還可以透過「藝術家信託基金」(Artist Pension Trust簡稱  APT),獲得更好的保障。

成立於 2004 年,藝術家信託基金 APT 由實業家 Moti Shniberg 和經濟學家  Dan Galai 共同創立於紐約,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藝術基金之一,也是全球首家專門為新生代及成功藝術家創辦的長期投資信託公司。

 

apt.jpg

 

運作模式:藝術家20年內投入20件作品

和其它藝術基金不同,藝術家信託基金的投資人都是藝術家,他們貢獻的不是錢,而是藝術品。基金會中的藝術家將作品的經營管理權委託給  APT,將在  20 年內投入  20 件作品到  檔基金之一。

每售出一件作品,72% 的銷售款項會回饋藝術家:其中,40% 將會全歸售出作品的藝術家,32% 將會被分發於基金裡的所有其他藝術家,剩餘的  28% 將作為機構的運營經費。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售出,基金會中的其他藝術家都將受益。

APT一共設有8只區域基金,分別設在紐約、洛杉磯、倫敦、柏林、墨西哥、孟買、北京、杜拜。還有一支全球基金——  APT 環球一號。每一個區域基金會的容量是  250 位元藝術家。評審會經過嚴格的篩選,從申請名單中選出符合條件的藝術家加入基金會。

 

百人策展團隊對申請者進行甄選

為確保作品品質,APT 特別設置由全球  100 位頂尖策展人組成的策展團隊對申請者進行甄選,每年甄選出的  500 位藝術家僅為申請總數的  5%。名單上包括:分別獲得  2009年、2010年、2011年特納獎的理查·賴特(Richard Wright)、蘇珊·菲力浦斯(Susan Philipsz)、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以及榮獲  2013 年迪拜沙迦雙年展獎的瓦爾·莎娃科基(Wael Shawky

目前 APT 擁有  2000多名藝術家,包括知名藝術家如:羅貝托·庫奇(Roberto Cuoghi)、廉姆·吉列克( Liam Gillick )等,以及知名度略低的藝術家,「藝術品均價在  5000 到  10000 美元之間。」 菲力浦斯拍賣行前總經理布魯克·哈澤騰(Brook Hazelton)透露,他現在擔任該信託的銷售顧問。

 

創立初衷

 

APT 創辦的初衷:客觀而言,總有一些藝術家會取得成功,另一些出不了頭,他們缺乏長期財務保障,我們在全世界都看不到處理這個問題的做法,APT 就是要填補這塊空缺,讓他們都能夠透過為退休做儲蓄,來分散風險。

透過藝術信託基金的形式,藝術家們可以分享集體成功帶來的收益,這對未成功的藝術家來說尤其是件好事:對那些正處在成長期的藝術家而言,至少可以保證基本的收入來源。

而對那些相對成功的藝術家來說,也並不只是一個單向地救助未成名藝術家的「慈善活動」,因為大多數藝術家都是典型的自由職業工作者,或者從事不穩定的職業,傳統意義的勞保退休金計畫對他們並不適用,APT 提供給藝術家的服務,正可以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退休保障金。

APT 模式被國際主流媒體譽為迄今為止最有創意的藝術金融投資計畫,突破傳統的藝術生態和市場。結合藝術和金融投資,讓藝術家進行長線投資。運作的團隊透過策劃展覽和出版等來宣傳和推廣這些作品和作者,並且可能租借給美術館或者畫廊,盡可能避免不利市場因素的影響,從而獲取經濟價值來回報藝術家。

異於目前的藝術投資基金和畫廊的常規運作,APT 藝術信託基金的設計是最有益於藝術家的長線運作方式。一方面,藝術家繼續保持和畫廊界日常的合作,可獲得目前藝術市場對他作品的認同的市場價格;另一方面,他平均每年給自己保留一件作品,交給  APT 管理和宣傳,以便在未來以遠高出於目前市場值的價格出售,這樣,既維持目前的正常收入,又不完全受制於短線藝術市場的局限。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conx 針對線上藝術平台,列出40大的排名,點此連結可查看完整排名,包括傳統拍賣業和純電商,前者像佳士得  Christie’s LIVE 和蘇富比  Sotheby’s BIDnow,分別名列第一和第四。純藝術電商  ArtsyPaddle8Auctionata 和  Artnet Auctions 等網站。

 

christie.jpg

 

在此我們從中挑選8家平台,做進一步的介紹:

 

Christie’s Live 佳士得

傳統拍賣公司龍頭老大:佳士得和蘇富比對線上拍賣平台都抱持積極開發投入的態度。以佳士得來說,2006 年就推出「Christie’s Live」現場直播佳士得全球拍賣實況,買家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出價,與現場同步競標。

2010 年推出手機平板  app,讓買家可以更方便掌控訊息。Christie’s Live 把線上參與者導入拍賣現場,提升參與拍賣的人數。2012 年開始推線上限定拍賣會「online-only sales」,規劃價位較親民的設計家具、名流物品等,也推出馬諦斯、安迪沃荷專區,藉此提高線上平台的重要性,也拉高線上出價金額。現在每年有80場線上拍賣會。

佳士得藉由線上拍賣也發現:一些表現不佳的類別,例如日本畫、畢卡索陶瓷作品、中國瓷器等,在線上拍賣上更有效益和利基性,為佳士得開啟新市場。2015年佳士得線上交易達美金  1.62億元,「online-only sales」來自全球174個國家,45%的新買家年齡低於45歲。

 

Saatchi Art 

領頭的線上藝廊之一,提供藝術諮詢服務,目前線上提供來自  100多個國家,超過  6萬名藝術家的  50多萬件原作,包括畫作、雕塑品、攝影作品等。

Saatchi Art 平台讓藝術家可以上傳作品、直接販售,交易方式、作品運輸則由網站控管,並提供作品7天「鑑賞期」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 Saatchi Art 邀請全球知名美術館策展人一起為 Saatchi Art 策畫線上展覽,把美術館、畫廊的策展概念融入線上,整個平台結合了社群、電商機制和策展。20152月,Saatchi Art 添增「Make An Offer」機制,讓有意購買的收藏家向藝術家出價。

整體來說,Saatchi Art 的經營是成功的,每月交易額增長,2015 年總交易額為  1,200 萬美金。

 

Auctionata

Auctionata 2012 年成立於德國柏林,是家口碑不錯的純線上拍賣公司,在柏林和紐約每周進行數次網路拍賣直播,提供買家線上同步競標。

有完整、權威的認證書,還提供估值、鑑定、修補等業務。最特別的是  Auctionata 引入了第三方評估,有數百位鑑定專家承諾對其拍品作出正當評價。走高檔路線,希望搶蘇富比、佳士得的生意。

Auctionata 2014 年交易總額達  4,100萬元美金,2015 年交易總額再創高峰,達  9,000 萬元金,成為德國最大拍賣公司。

 

Paddle8  

成立於  2011 年,總部在紐約,在倫敦和洛杉磯有分公司。Paddle8 是家純線上拍賣公司,拍品包括藝術品、設計品、收藏品、鐘錶和珠寶,以 100010萬美金中等價位為主。

Paddle8 的每件拍品會經過專家或第三方審核過,也引進線上五個工作天內,拍品免費鑑價服務,讓買賣雙方更容易達成交易。目前 Paddle8 的收藏家社群超過50萬名會員,透過  iPhone app 的交易超過總交易筆數 30%,和去年相比,本季透過 iPhone 拍賣成交金額成長 20%

Paddle8 擅長慈善拍賣,主要營運模式是向銷售的機構收取佣金,通常為整個銷售過程產生金額的10%

 

Artsy  

2009 年成立於紐約,由藝術市場教父 Larry Gagosian、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Twitter 共同創辦人 Jack Dorsey、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等投資,2012年正式上線,提供全球藝術品檢索與銷售服務的線上交易平台,儼然有種藝界Google的架式。

 

artsy.jpg

Source: Artsy

 

這平台整合世界知名美術館、畫廊、藝博會與拍賣會的藝術品資訊,同時進行線上藝術教育,收錄包括繪畫、攝影、雕塑等25萬件作品的資訊,擁有 4 萬多筆藝術家資料,並與蘇富比拍賣行及數十個國家的藝術機構合作,已串連全球 400 間博物館、全球 82 國的指標畫廊,是目前線上最大型的當代藝術資料庫,有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

就 Artsy 的定位來說,不是要成為線上藝廊,而是希望成為世界各地藝廊的線上推廣夥伴,為藝廊提供展示平台,潛在買家可透過平台聯絡畫廊、諮詢與購買藝術品,拓展業務。

根據 Hiscox 2016 年線上藝術交易報告,受訪者對 Artsy 平台體驗給予最高的評價,的確 Artsy 使用介面舒服、動線流暢、資料完整。此外,Artsy 還有好幾個好用的功能,例如分城市瀏覽當期展覽;「Art  Genome Project」可根據作品風格、主題等關鍵字分類去瀏覽相關作品;藝術史文章和高解析度圖檔下載得教育功能;使用 app 可以直接儲存最愛的藝廊或藝術家,取得新展覽通知。

我很喜歡「Fair Preview」線上預展,不用親自去藝博會現場,就可以直接預覽各大畫廊的熱門作品,直接透過 Artsy 連絡畫廊,詢問作品詳細訊息等。

盡管這樣,目前 Artsy 的收益上不穩定,主要收入來源包括藝廊訂閱月費,以及線上慈善拍賣的佣金。在2015年初,Artsy 公布的數據,2014 至 2015年,潛在買家透過 Artsy 洽詢畫廊的藝術品總價值高達 50億美金,較前一年成長4倍。

 

Rise Art   

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2012年推出線上藝術租借和交易平台。Rise Art成立初衷:讓藝術品的交易更為簡單方便,對於一般大眾來說,購買到合適的藝術品不容易,透過專業策展人精選作品,Rise Art 推出「先試再買」與「租借藝術品」的服務來解決這個問題。

 

rise art.png

Source: Rise Art

 

與大多數藝術電商不同的是,Rise Art 主要模式:跳過畫廊(但也有與畫廊合作),直接透過策展人,讓平台成為新銳藝術家進入市場的推手。藝術家可以直接透過平台申請、上傳作品,但不是所有藝術家都可在平台上販賣作品,而是透過策展人每周「策展式選擇」,推薦藝術家作品,維持平台上銷售的作品質量。

Rise Art 獲利模式以藝術品租金和銷售為主,每月最低只需要支付新台幣1千多元的租金,會員就可透過線上平台,租借藝術品。若是後續進一步購買,之前付的租金可以折抵購買的費用。

Rise Art 平台的分類很有意思,依據材質、風格和主題、尺寸、價位、租金等,協助買家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品,我試玩了一下,感覺像在 Zalora 網站選衣服。此外,Rise Art 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測驗,做了測驗後,系統可以知道你的喜好,了解應該推薦什麼樣的作品給你。

 

推薦閱讀

250 years of Christie’s: Bastion of art world winning at digital-only auctions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篇文章,討論專為創作者設立的群眾募資平台 Patreon PressPlay,你也許會好奇線上交易這麼發達的時代,藝術市場透過線上交易的狀況呢?藝術電商有那些呢?誰是線上藝術交易霸主呢?社交網站在線上藝術交易扮演怎樣的角色?  

 

instagram artist.jpg

Source: http://www.blouinartinfo.com/

 

1. 拍賣成績衰退,但線上交易蓬勃成長

根據  Hiscox 2016 年線上交易報告, 盡管  2015 年拍賣成績衰退,線上藝術交易仍有  24% 的成長,達到  32.7 億美金,若依此成長軌跡,預估  2020 年可望達到  95.8 億美金的規模。同時也指出,線上交易  40%流量來自行動裝置,24%下標來自行動裝置,32%買家使用平板或行動裝置購買。

 

2. 買家透過社交媒體找到藝術品,已超過藝廊和博物館

線上藝術交易平台  Invaluable 針對美國的客戶的調查,22.7%會透過社交媒體找到藝術品,已經超過藝廊和博物館,尤其是年齡  18到  34歲的千禧世代,這族群超過一半的比例會線上購買藝術品,主要使用的社交媒體是  Instagram 和  Pinterest

但線上購買藝術品和購買其它產品動機大不同,千禧世代的藝術品買家高達  92%會購買是因為「某種感覺」(“some kind of feeling”),訴諸情感將是賣方透過社交媒體的溝通重點。

 

3. Instagram 為藝術市場轉移到電子商務推波助瀾

長久以來,藝術圈的交易和關係以「現場」為主,所以會有畫廊、美術館、藝博會等。但消費習慣的改變,線上購買藝術品逐步成長,Instagram在其中產生哪些影響呢?

實際去深入了解  Instagram 上的藝術家,相較於傳統的現場交易,Instagram 為藝術提供平易近人的平台,尤其對口袋不夠深,但對藝術有熱情的年輕買家,透過  Instagram,可以不帶偏見地去找到和評估藝術品,不受藝評或藝廊的宣傳影響,買家可以和個別藝術家取得連結,也許是某種情感上的連結,更深入地了解藝術品。

對藝術感興趣的你,不妨看看這篇  Blouin Artinfo發表的「2016Instagram 10大必追的藝術家」。

從全球市場來看,線上藝術交易,成交價位較低,通常是低於 $10,000 美金,這項特點,也許將為藝術市場帶進新的客層,更多的跨境交易。

 

4. 線上藝術交易平台:傳統拍賣業和純電商並列

Hiconx 針對目前線上藝術平台,提供一份  40大的排名,其中有傳統拍賣業,像佳士得  Christie’s LIVE 和蘇富比  Sotheby’s BIDnow,分別名列第一和第四。

名列第二的  Artsy 則是由世界頂級畫廊高古軒和谷歌執行長埃里克.施密特等投資,2012年正式上線,是頗受矚目的一家藝術品交易平台。這平台收錄包括繪畫、攝影、雕塑等多藝術門類的幾十萬件作品,並與蘇富比拍賣行及數十個國家的藝術機構合作,有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

名列第九的  Auctionata,是家口碑不錯的是德國線上拍賣行,在柏林和紐約進行網路拍賣直播,有完整、權威的認證書,還提供估值、鑑定、修補等業務。最特別的是  Auctionata 引入了第三方評估,有數百位鑑定專家承諾對其拍品作出正當評價。走高檔路線,希望搶蘇富比、佳士得的生意。

 

5. 線上藝術交易平台分布與實體藝術市場相符

若從全球市場來看,線上藝術交易平台的分布和實體藝術市場相符,主要集中於美國、英國和中國,美國紐約和加州是主要集中地,中國則主要集中於北京,上海次之,再其次則是浙江。

 

6.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為數位藝術作品提供標記

保護智慧財產權,是藝術家關注的話題。傳統的智財權保護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因為,必須要有公信力的中介參與才算完成,而且無論是在登記、註冊,還是發行和銷售的過程中,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才可以完成。

使用區塊鏈技術,不需中介參與的情況下,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完成智財權的保護,還能夠進行數位資產的發行和銷售,藝術和區塊鏈會是絕妙的組合。

2015年成立於德國柏林的 Ascribe 以「區塊鏈」技術為數位藝術作品進行標記的服務,記載作品所有版數的分享、交易紀錄,保障藝術家的智財權。

 

8. 藝術品的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在近幾年來頗為盛行,應用在藝術品方面呢?

澳洲為支持繪畫藝術工作者創作,在1980年設立藝術銀行,是非營利組織,但一開始就建立商業模式。藉由募款來收藏年輕創作者的畫,然後透過「出租」創造價值。

台灣也有藝術銀行,文化部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運作方式則是藝術銀行以公開徵件方式購入國內藝術家作品,並鼓勵政府單位、民間企業、法人團體承租作品,於各類公共空間展出,藉此創造價值。

線上藝術平台方面,Vastari 是成立於 2012年的會員制平台,連結美術館和收藏家,讓美術館從收藏家的收藏中,找到適合借展的物件,更發揮藝術品的使用價值。ar:t:icurate 成立於 2015年,結合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共創、共享的概念,讓平台使用者在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提供資金贊助,並共享銷售成果。

 

推薦閱讀

Hiscox 2016年線上藝術交易報告

Invaluable 美國人對藝術的態度調查

Hixcox 2016年線上藝術平台排名

區塊鏈與藝術:2015年使用區塊鏈的5個藝術項目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提到群眾集資  crowdfunding,最先想到通常是國外的 KickstarterIndiegogo,或台灣的 flyingV。但對於藝術家或創作者來說,也許可以考慮專注於內容創作的平台 Patreon,或是台灣的  PressPlay

 

patreon.jpg

 

Patreon 是專為「內容創作者」而設計的群眾集資平台,成立於 2013 年。創辦人是  Jack Conte 和他大學室友 Sam YamJack Conte 曾說「如果挨餓的藝術家們無法變得富有、出名,Patreon 就是要填起這道鴻溝。」

 

訂閱模式支持創作者

Patreon 和前述 KickstarterIndiegogo 平台最大不同在於募資方式:Kickstarter 等是一次性集資,提案者在一定時間內募足所需目標金額。

Patreon 則是採訂閱模式,定期贊助的方式,週期可以採取集數、每月、每週或是自訂,例如「每一篇文章贊助 x 元」、或「每個月支持 x 元」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愛的創作者,成為他們持續創作的動力,而 Patreon 平台向提案者收取 5 % 的手續費。

美國演員 Amanda Palmer ,也是  Patreon 的創作人,曾用愛情來說明 Kickstarter Patreon 間的差異:「贊助 Kickstarter 的專案好比一場約會,而贊助 Patreon 是投入一段感情。」兩者基於信任,相信提案者守承諾,將成果帶給贊助者。

Patreon自我介紹的影片

 

亞洲第一個第一個「專為內容創作者設計」的集資平台 PressPlay

除了國外的 Patreon,臺灣在 2016 2 月,第一個「專為內容創作者設計」的集資平台 PressPlay 也正式上線。PressPlay 前身是 HereO平台。過去,HereO 以音樂相關的群募專案為主,執行專案過程中,開始對自身定位感到困惑,而思考著轉型。

PressPlay 執行長林鼎鈞在數位時代的訪問中指出,現在大部分群眾募資平台都是  1.0 模式,對平台來說很辛苦,因為一次性集資,取決於市場成熟度。而  HereO 原本鎖定的硬體群眾募資,林鼎鈞表示,「沒有大量人力、資金和硬體廠商支援,會發生泡沫化的情況!」

如果要完善整合供應鏈、新創團隊,不讓出貨大延遲的話,必須花很多時間,可執行的案子少,並且要周全設計師的心情、想法、製造、品管、品檢、銷售端變動,並不是那麼好做。

於是,HereO 蛻變成 PressPlay,確立了自己在群眾集資界的平台形象:「專為內容創作者而生」,主打訂閱式集資,讓贊助者可以定期定額地支持提案者,並獲得獨家的回饋項目。

比起專案型集資著重於集資金額是否達標,訂閱式集資更在意的價值是:提案者與贊助者之間的距離有沒有拉近;相較於路過順手按讚的網友,忠實粉絲與內容創作者的互動會更深刻、更獨特。

此外,PressPlay 整合 「集資平台」、「品牌經紀」、「媒體拍攝」等三大服務,積極為內容創作者媒合所需資源、拓展曝光管道,期許能成為內容創作者的「加速器」;目前在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有近百萬人按讚的搞笑團體「這群人」,就是由 PressPlay 簽下獨家經紀約。

在  PressPlay 平台集資會抽取10%服務費,再加上金流2.5%,等於集資100元,創作者實際上可以拿到87.5元。

 

推薦連結

PatreonRecurring funding for artists and creators

PressPlay:專為內容創作者而生的集資平台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來由於自己會花部分時間創作,周遭也有朋友長期從事攝影和插畫等的純創作,就是單純創作,沒有任何目的。

這個月來開始思考藝術家(或說 創作者)如何自己賣作品,藝術行銷該怎麼做?給自己訂下每周寫兩篇相關的文章,並且實作,為自己和朋友的創作找出口,畢竟作品有人欣賞是件開心的事啊!若能進而以創作為生,照自己的節奏來生活,那也很有趣!
 

2016062910474063-c.jpg

 

上個月和自己接案多年、從事創作的朋友聊天,提到這問題,他就說創作和賣東西的人,不能是同一人。我心想:天底下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只有在於怎麼做而已。

而且我很好奇網路盛行對整個藝術市場帶來哪些衝擊?是否整個藝術市場走向更透明開放?當中是否催生新的機會?群眾募資對整個藝術市場的影響?藝術電商的現況?

寫這篇文章時,剛好在博客來看到這本書:1人藝術無限公司:我是藝術家,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摘錄其中一段:

「許多藝術家都曾在『想要以藝術謀生』和『相信它可能實現』這兩種心態之間緊張拉扯。但他們每一個人也都在經驗中學會,成為藝術家是一項可行的事業抉擇。事實上,網際網路創造的潛力與可能性,已為現職藝術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藝術家可以透過 Etsy、Big Cartel 等網路開店平台和市場接觸,以出售自己的作品。而Twitter、Facebook 和 Pinterest 之類的社群媒體,也讓你更容易展示創作,並進而受到注目。」

是啊,網路確實為藝術家帶來發展機會,問題是該如何整合運用這些平台,為自己發聲,進而帶來收入。除了上段提到網路開店平台和社群媒體外,我覺得群眾募資,甚至自己出版電子書都是很好的通路。

Born in Rio 的作者 Cassia Peralta 在訪談中,說明她從創作到榮獲巴西文學獎的過程,「我用 Amazon 推出的隨選印刷服務 Createspace 出版自己的小說,同時還在 Kindle 平臺上出版電子版。從專案啟動那一刻起,我就需要同時兼顧這本書的創作和營運。」

「比如,我定下了每天寫 700 字的目標,並用電子製表軟體記錄重大進展。我在九個月之內就完成了整個故事的創作;幾個月之後它在全世界出版;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2012 年,我榮獲“巴西國際文學獎”( Brazilian International Press Award in Literature )。」

「當然,這本書能夠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我相信自己。同時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寫一本書,帶領我的讀者一同進入激動人心的巴西之旅。當然這肯定不是我成功的唯一原因。事實上我不僅華麗轉身成為一名作家,還激發出了自己隱藏在藝術性背後的創業精神。冒險,是這本書成功的關鍵。」

至於藝術家如何運用群眾募資平台呢?在下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除了 Kickstarter、Indiegogo 以外,也許 Patreon 是更好的選擇,台灣類似 Patreon 的平台,則是 PressPlay

 

推薦閱讀

- 藝術創造與商業運作:在這個時代可以共生共榮

- : 1人藝術無限公司:我是藝術家,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
 

 

文章標籤

viral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